四月十六夜月蚀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现代解析

《四月十六夜月蚀》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月食之夜的虔诚与感动。

诗的开头,诗人穿着庄重的衣服,在清冷的夜晚向月亮行礼,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敬畏。接下来,他提到所有仰望天空的人,都怀着对月亮的喜爱。这里,月亮象征着一种纯净、美好的情感,人们通过仰望月亮,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诗人用“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来描绘月食时的景象和氛围。月食时,月亮逐渐被阴影吞没,仿佛山河的影子也随之消失,而远处传来的钟声和磬声,给这个夜晚增添了一种肃穆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月食的景象,也传递出人们在此时内心的震撼和宁静。

最后,诗人写道月亮重新恢复光彩的瞬间是如此短暂,人们的感动也随之涌上心头,泪水甚至打湿了衣襟。这里的“还光俄顷易”不仅仅是指月食结束,也暗示了人生中美好瞬间的短暂与珍贵。人们在面对自然奇观时,往往会被深深触动,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月食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敬畏与感动。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虔诚与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