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感悟。
前两句说诗人爱梅不只是因为梅花好看,而是从中领悟到人生道理。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影子(弄影)和散发的香气(团香)看似平常,但诗人却能从中发现不平凡的意趣。
后两句进一步升华:当人真正看透梅花枝头蕴含的天地至理(枝上乾坤)时,就可以悠闲地倚着栏杆,与梅花达成精神共鸣。"倚阑干"这个动作,既是对梅花的欣赏,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全诗妙在将深刻的哲理藏在日常景物中,告诉我们:只要用心观察,最普通的事物也能让人悟道。诗人没有说教,而是用"不妨来此"这样亲切的邀请,让读者自己来体会这份悠然自得的境界。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