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陆子深二十四韵

为复淹邦邑,旋仍寄海城。
一看东泖月,几唤北江莺。
地湿身曾健,潮諠寐果惊。
乌情终急哺,骥子竟何成。
踽踽形将影,沧沧弟忆兄。
累朝谁直笔,四海独苍生。
前汉留班史,云间挺陆衡。
餐挥巨口鲙,卧听九皋鸣。
方朔元金马,长门足长卿。
文章会琬琰,举动必铿鍧。
夜有青藜引,晨趋华盖行。
数砖风禁切,视草药阶清。
夙昔鄱阳使,伊余拥幰征。
云霾负嵎虎,风涌骇波鲸。
黯黩川原血,轰豗玉石倾。
衣冠函窜突,戟剑戛摩争。
即幸缄书达,犹惭虚左迎。
扶摇冀奋翼,騕袅忽垂缨。
混沌玄黄战,阴沉日月精。
眉山亦按狱,谷口合归耕。
早见羞张挚,交谗似屈平。
竟陈徒愤郁,高义秪拘儜。
茫渤任公钓,缑岑子晋笙。
吾衰尚馀此,长啸舞霓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写给友人陆子深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时局的不满,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写漂泊与思念
前几句写诗人自己四处漂泊("为复淹邦邑,旋仍寄海城"),看到月亮、听到莺啼都会想起友人("一看东泖月,几唤北江莺")。用"乌情终急哺"(乌鸦急着喂幼鸟)比喻自己对友人的牵挂,而"骥子竟何成"(千里马终究没能成功)则暗指友人怀才不遇。

2. 借古讽今
诗中提到汉代史学家班固("前汉留班史")和辞赋家司马相如("长门足长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正直才华,反衬当下朝廷缺乏敢说真话的人("累朝谁直笔"),百姓生活困苦("四海独苍生")。

3. 描写战乱惨状
"云霾负嵎虎,风涌骇波鲸"用猛虎和巨浪比喻战乱,描绘了"川原血""玉石倾"的惨烈景象,反映当时社会动荡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4. 抒发愤懑与无奈
诗人说自己像屈原一样被谗言所害("交谗似屈平"),虽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竟陈徒愤郁")。最后用"任公钓""子晋笙"两个典故(分别指隐士钓鱼和仙人吹笙),表达想要归隐却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心情。

核心情感
全诗贯穿着三种强烈情绪:
- 对友人遭遇的痛心(如"沧沧弟忆兄")
- 对黑暗现实的愤怒(如"轰豗玉石倾"写战乱破坏)
- 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苦闷(如"高义秪拘儜"指空有理想却受束缚)

艺术特色
诗人善用比喻(如用乌鸦喻牵挂、用猛虎喻战乱)和典故(班固、司马相如等),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虽然语言看似含蓄,但"血""倾""愤郁"等词直接传递出激烈情绪,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