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探访常泰寺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红树发秋吟,乘闲爱远寻"像一幅动态开场:红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吟唱秋歌,诗人趁着闲暇来深山寻幽。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红叶"吟唱",瞬间激活了整个画面。
中间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寺庙环境:山泉冲刷石头的清冷声响(听觉)、夜晚香气萦绕树林(嗅觉)、老屋挂着青藤(视觉)、残碑爬满青苔(触觉)。四种感官交织,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寒漱石"的"漱"字,把泉水洗刷石头的动态感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低回不能去,徒抱住山心"是情感升华:诗人徘徊不忍离去,只能把对山寺的眷恋深藏心中。这里的"抱"字用得巧妙,把抽象的山居之愿写得可触可感,就像怀抱着珍宝一样。
全诗就像一组山水明信片,从入山写到离山,每个画面都透着静谧的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秋色、古寺的细腻刻画,自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特别是"香气夜归林"这样的句子,不需要解释就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空山夜寂、暗香浮动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