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 其五

吾亦爱吾庐,精舍出其右。南山祝吾君,身自乐畎亩。

福田非住相,初不藉耕耨。众生睹善法,政合远奔走。

谁知在家僧,特木断荤酒。更有一般呆,望南看北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佛家智慧的领悟。

前四句写隐士的居住环境:作者说自己也很喜欢自己的茅屋,这简陋的屋子就在精舍(寺庙)的旁边。住在南山脚下,过着农耕生活自得其乐。这里展现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之趣。

中间四句转入哲理思考:真正的福报不在于外在形式("福田非住相"),不需要刻意耕种追求。当人们看到善法(佛法真理)时,自然会主动追随。这里用农作比喻修行,说明真正的智慧是自然而然的。

最后四句用两个生动比喻:说自己像个在家修行的和尚,连木头都戒了荤酒(夸张说法),更像个呆子一样,明明望着南方却说是看北斗星。这两个幽默的比喻既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呆气",也暗含"颠倒看世界"的禅意——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正确"可能恰恰相反。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蕴深远,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传递出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最后用自嘲的口吻点破"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哲理,读来既亲切又发人深省。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