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从干旱到丰收、从寒冬到暖阳的转变图景,歌颂了自然恩泽与太平盛世的和谐景象。
前两句"焦枯润溥商家霖,凝冱欣宜盾之日"形成鲜明对比:干裂的大地终于迎来充沛雨水(商家霖指及时雨),冻结的寒冬转眼变成温暖的春日(盾之日指温暖的阳光)。这里用"润溥"形容雨水丰沛,"欣宜"表达人们对暖阳的欢喜,都是很生动的口语化表达。
后两句"岐阳旷矣三千秋,青荒赤子今宁一"借古喻今:岐阳(周朝发源地)的盛世已经远去三千年,但如今百姓(赤子)在青翠原野上安居乐业的景象,与古代太平盛世并无二致。"宁一"二字简洁有力,道出天下安宁统一的现状。
全诗通过"焦枯变润泽"、"寒冬转暖阳"、"古今盛世相呼应"三层递进,用老百姓都熟悉的自然景象变化,暗喻社会从动荡到安定的转变。最妙的是最后把三千年前的周朝盛世与当下作比,既显历史厚重感,又不过分文绉绉,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当下治世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