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青县

怀归频卜夜,经地每询名。
风俗见同异,声闻别性情。
川通诸郡接,河尽急流平。
数折岸张曲,深秋暮气清。
微风生远树,高月峙孤城。
送米悲穷邑,听更愧旅茕。
昨宵未敢醉,危坐敬王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深秋傍晚泊船青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开篇写旅人频频在夜间占卜归期("怀归频卜夜"),每到新地方都要打听地名("经地每询名"),这两个细节立刻让我们看到一个思家心切、对陌生环境充满好奇的行者形象。他留心比较各地风俗差异("风俗见同异"),通过口音辨别当地人性格("声闻别性情"),这些观察让旅途多了几分生活趣味。

中间六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河道连接着各个郡县,湍急的河水到这里变得平缓,弯曲的河岸伸展,深秋暮色中空气格外清爽。微风吹动远方树林,高悬的月亮像卫士般守护着孤城。这些画面由近及远,从河岸到孤城,用"平、清、孤"等字眼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最后四句情感升华:看到当地人送米的贫困景象,听着更声倍感漂泊之苦("愧旅茕")。昨夜不敢喝醉,正襟危坐只为谨守公务行程("敬王程"),这个结尾既表现了责任感,又暗含身不由己的无奈。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思乡情切到风物观察,最后落在责任与乡愁的矛盾上,让读者看到古代公务人员旅途的真实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