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县感张雷得剑之事作

昔人求宝剑,绝识理无违。此地闻言是,今来满目非。

空馀埋后土,不见斗间辉。神物终难测,知从何处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寻宝却不得"的遗憾故事,用宝剑的传说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前四句说古人寻找宝剑时,明明知道线索(丰城县地下有宝剑),但如今诗人亲自来到这个地方,却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传说中的宝剑埋藏地已经面目全非。这里用"满目非"三个字生动表现了物是人非的失落感。

五六句更具体地描写这种失落:地下只剩空荡荡的泥土,再也看不到宝剑当年"气冲斗牛"的耀眼光芒。这里用"斗间辉"这个典故(传说宝剑的光芒能直冲天上北斗星),反衬出现在的冷清。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神奇宝物终究难以捉摸,谁知道它又飞到哪里去了呢?"飞"字用得特别妙,既呼应了宝剑会化龙飞走的传说,又暗指美好事物总是难以把握的人生常态。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一个找宝剑的小故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体验——慕名去寻找某些美好事物(比如爱情、理想、青春),却发现早已不是想象中的模样。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埋剑地变样"这个具体画面,让我们自然体会到这种人生况味。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