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见《词综》)

闲里心情,病馀诗酒。
匆匆寒食清明后。
柳丝无力绿低迷,花枝有恨红消瘦。
春晚韶光,暖风吟袖。
炉烟不动湘帘昼。
夕阳天外乱山多,望中又是愁来候。

现代解析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个人在闲暇时的心情和身体不适后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闲里心情,病馀诗酒”,直接点明了作者的状态:在闲暇时,心情有些无所事事,病后只能靠诗和酒来打发时间。这里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孤寂。

接下来的“匆匆寒食清明后”,寒食和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但“匆匆”二字暗示了时间的飞逝,作者似乎还没有好好感受春天,就已经过去了。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贯穿全篇。

“柳丝无力绿低迷,花枝有恨红消瘦”这两句通过写柳树和花朵的状态,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心情。柳丝无力、花朵凋零,既是春天的自然景象,也象征了作者内心的低落和无力感。花枝“有恨”,仿佛花朵也有情感,因为凋谢而带着愁怨,实际上这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自然景物中。

“春晚韶光,暖风吟袖”继续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春晚”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暖风吹拂着衣袖,带来一丝温暖,但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炉烟不动湘帘昼”这一句写的是室内环境,炉烟不动,湘帘低垂,整个场景显得安静而沉闷,仿佛时间都停滞了。这种静谧的环境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愁绪。

最后两句,“夕阳天外乱山多,望中又是愁来候”,夕阳西下,远方的山峦交错,望出去又是一片愁绪涌上心头。夕阳和乱山的景象,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迷茫和不安,愁绪如潮水般袭来,无法摆脱。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的心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春天的美好与凋零、室内的静谧与外界的纷乱,都成为了作者内心愁绪的象征。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