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悼念的是革命志士陈其美,用对比手法展现了革命者的精神力量。
上联说"独夫"(指袁世凯)在陈其美死后不久也死了,但陈其美在九泉之下还有同志继续革命事业,完成了生前未竟的志向。这里用"补前身志"的比喻,把革命事业比作接力赛,即使烈士牺牲,事业仍在继续。
下联写当时社会对陈其美之死的反应。"和议"暗指当时袁世凯与革命党的虚假和谈,而陈其美的牺牲撕破了这种假和平的面具。"义愤养成此日功"是说烈士的牺牲激发了更多人的革命热情,最终推动了革命成功。
全联最动人的是两处对比:一是把袁世凯的速亡与陈其美精神的永存作对比;二是把表面"和议"的虚假与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真实觉醒作对比。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精神力量可以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