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收到朋友从远方归来的消息后,触发的思念与感慨。
首联"维扬归客尺书来,白下仙郎千骑回"直接点题:扬州的朋友来信说已经回来了,南京的朋友也带着随从南归。这里的"仙郎"是对朋友的尊称,用"千骑"形容排场很大。
中间两联是诗人的想象和回忆。"欲话吹箫明月夜"想和朋友在月夜下吹箫谈心,"还思落木雨花台"又想起南京雨花台的秋景。"新诗点捡尊前出"准备把新写的诗在酒席上拿出来分享,"秘简从容烛下开"还要在灯下一起研读珍贵的书籍。这两联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
最后两句"残腊过君能几日,关山留滞使人哀"突然转折:腊月将尽,能相聚的日子不多,而自己还困在异乡不能回去,感到十分惆怅。前面越写相聚的温馨,结尾的哀愁就越显得深刻。
全诗就像一封深情的家书,既有对老友的牵挂,又有不能团聚的遗憾。诗人用"吹箫""落木""烛光"这些日常却富有诗意的意象,把抽象的思念变得生动可感,让读者也能体会到那种既温暖又带着淡淡忧伤的复杂情感。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