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祭祀太乙神的场景,充满了神秘而灵动的美感。
前两句"月色胧明碧瓦,蜡烟浮动黄帘"用简单的意象勾勒出场景:朦胧的月光洒在青绿色的瓦片上,祭祀的蜡烛烟雾在黄色帘幕间飘荡。这里用"胧明"形容月色,既写出了月光的柔和,又暗示了冬夜特有的清冷感。"浮动"二字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仿佛能看到烟气袅袅上升的样子。
后两句"罡骑飙轮欲下,一天飞霰纤纤"突然转入动态描写:想象中神灵的车驾(罡骑飙轮)正要降临人间,此时天空中飘起了细小的雪粒(飞霰)。"欲下"二字制造了悬念,让读者期待神灵降临的瞬间,而"纤纤"则传神地表现出小雪粒轻盈飘落的姿态。
全诗最妙的是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静谧的月夜,后两句是动态的神降,通过"蜡烟"的飘动自然过渡到"飞霰"的飘落,最后用细雪纷飞的画面收尾,既完成了从人间到仙境的转换,又留下了余韵悠长的想象空间。诗人没有直接写祭祀过程,而是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让读者自己感受这个冬夜神秘而美好的宗教仪式。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