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疏雨滴梧桐

金茎受凉雨,香井落疏桐。
纨扇裁明月,裳衣捣晚风。
寒生长信殿,声断未央宫。
闻说迎飞燕,还应看射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梧桐的宫廷画面,通过五个镜头层层递进,既写景又暗含深意。

前两句像电影开场:汉白玉柱(金茎)承接冰凉的秋雨,雕花井栏旁梧桐叶零星飘落。"凉雨""疏桐"立刻营造出萧瑟氛围,中间用"受""落"两个动词让画面活起来。

三四句转向人物特写:宫女们拿着明月般圆润的绢扇,丝绸衣裙在晚风中轻扬。"裁"字显出扇子精致,"捣"字让风有了揉搓衣料的触感,看似悠闲的场景已暗藏寂寥。

五六句镜头拉远:长信殿的寒意越来越重,未央宫的乐声渐渐消失。这里"寒生""声断"用得非常巧妙,表面写温度变化和音乐停止,实际暗示宫廷繁华背后的冷清。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听说要迎接赵飞燕这样的美人,但更应该关注射熊的武事。这里"飞燕"代表享乐,"射熊"象征武功,诗人似乎在提醒:不要沉迷声色,要重视国家实力。就像现在说"别只顾着追星,要关注国防建设"。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雨中秋景到宫廷生活,最后点出治国道理。梧桐、纨扇这些意象既美观又富有象征性,层层铺垫后突然转折的结尾尤其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