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鹰(自注:元阿尔粺绘。)

轩轩摩空翮,忽入堂楹内。
四壁黯光晶,萧瑟若野外。
委形是何年,画师阿尔粺。
苟非大匠手,笔力何超迈。
至今天风入,如闻解旋带。
金眸左右动,辉练光碎。
亦知边秋至,毛骨痒生疥。
燕雀声啾啾,惧其转晴快。
耸身欲著人,座客悄怀退。
猛气莽峥嵘,飒与云霄会。
恭惟丹山鸟,大圣自仁爱。
绵邈烟雾际,不乏枭獍辈。
何由厉霜飙,抟击清草昧。
顾眄粉墨姿,陡觉雄心在。
敛翮难飞腾,中怀空抑忆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雄鹰画作,通过生动的语言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画中鹰的逼真感
诗人一开篇就用"摩空翮"(拍打天空的翅膀)形容鹰的动态,明明是在室内看画,却让人感觉置身荒野。画师阿尔粺技艺高超,把鹰画得连羽毛下的疥癣、转动时闪光的金眸都清晰可见,甚至让人错觉能听到风声。

2. 猛禽的威慑力
诗中用"耸身欲著人"(耸起身子要扑人)表现鹰的凶猛,吓得看画的宾客下意识后退。这种压迫感通过"毛骨痒生疥"(换毛季节的躁动)、"转晴快"(突然转头)等细节更显真实。

3. 画外的深意
后半段诗人由画联想现实:凤凰(丹山鸟)虽然仁爱,但世间仍有枭獍(恶鸟)。他期待这雄鹰能冲出画纸,像真正的猛禽那样搏击长空、扫清污浊。最后"敛翮难飞腾"的叹息,透露出对现实无力感的遗憾。

全诗妙在把二维的画作写出了三维的生命力,既有对画技的赞叹,又借鹰抒怀,表达了自己想有所作为却受束缚的复杂心境。就像我们看特别逼真的VR影像时,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会不自觉地产生情绪反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