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耜岩见寄

世事兴亡转脚跟,长安处处战场尘。
种桃一去非秦世,采菊犹传有晋人。
已矣覆蕉成梦鹿,谁欤被发趁骑麟。
千年尚记辽东路,肯向城头访旧民。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变迁的视角,表达了世事无常、兴衰更替的感慨,同时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世事兴亡转脚跟,长安处处战场尘"用直白的比喻说历史变迁快得像转身一样,长安(代表都城)到处是战争痕迹,展现朝代更替的频繁与残酷。

中间四句用两个著名典故:陶渊明"种桃"归隐说明秦朝暴政已逝,而"采菊"的隐士精神仍在传承。"覆蕉梦鹿"说荣华富贵如梦幻泡影,"被发骑麟"则用神话形象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两句"千年尚记辽东路,肯向城头访旧民"最有深意:虽然时过境迁,但诗人仍记得当年辽东的往事,只是不愿再去城头寻找故人——既包含对往事的怀念,又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用通俗的意象(战场尘、种桃、采菊)和神话元素(梦鹿、骑麟),将深沉的历史感慨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对比古今、虚实相生的写法,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在动荡的时局中,唯有保持精神操守才是永恒的。这种将大历史与个人情怀结合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