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杨焦山继盛
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
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
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
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
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
孤愁何所极,塞于天地间。
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
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
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
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
孤愁何所极,塞于天地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正直敢言的官员杨继盛(号焦山)而作,用直白的情感表达了对忠臣被害的悲愤和对黑暗现实的控诉。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悲痛直抒(前四句):开篇就用"滚滚数行泪"这样强烈的画面,直接表达对杨继盛的哀悼。作者反复阅读杨继盛的谏书(劝诫皇帝的奏章),内心悲痛不已。这里用"五内皆潸然"(五脏六腑都在流泪)的夸张说法,强调痛彻心扉的感受。
2. 黑暗现实(中间八句):用比喻揭露官场险恶。把正直的人比作绷紧的弓弦,容易折断,暗示忠臣往往没有好下场。"机事渊海深"指官场阴谋像深海一样难以看透。接着用天崩地裂的意象(西北天震、东南地摇、日月食、高山变深渊)比喻国家危机,但天地都沉默不语,暗示统治者对忠言充耳不闻。
3. 孤独呐喊(最后两句):把个人的悲愤情绪推向极致,说自己的愁绪塞满天地之间,既表现了对杨继盛遭遇的痛心,也暗含对时代黑暗的绝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泪如雨下""天崩地裂"等普通人能懂的画面传递情感
- 把对一个人的悼念上升为对时代的批判
- 最后两句的夸张手法让人感受到悲愤情绪的强烈
全诗没有用典故,就像在面对面哭诉,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为忠臣鸣不平的炽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