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五首 其一

木叶满关河,辕门肃佩珂。将军提剑舞,烈士击壶歌。

月黑辉铜兽,风高啸紫驼。不堪城上角,五夜《落梅》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将士的豪迈与苍凉并存的画面。

前两句用"木叶满关河"勾勒出边塞秋景,落叶纷飞中军营肃穆,佩剑碰撞声显得格外清晰。这里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边关特有的氛围。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将士们的英勇气概。"将军提剑舞"展现将领的威武,"烈士击壶歌"表现士兵们的豪爽。夜晚的场景更富戏剧性——没有月亮的黑暗中,铜兽装饰闪着冷光;大风呼啸中,战马嘶鸣。这些意象既雄壮又带着一丝神秘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城头号角声和《落梅》曲调,道出了将士们不为人知的思乡之情。五更时分(天快亮时)的乐曲格外催人泪下,与前面的豪迈形成反差,让人感受到军人刚强外表下的柔软内心。

全诗就像一部微电影:先展示大气的边关场景,接着特写将士们的英姿,最后用抒情镜头揭示他们的乡愁。这种由外而内、由雄壮到细腻的写法,让短短40个字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