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好友周太博(字汝能)而作,通过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挚友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雨涨双溪水,风高五柳堂"用风雨中的溪水暴涨、柳枝摇曳的景象,暗示友人离世带来的心灵动荡。这里的"五柳堂"既指友人住所,也暗用陶渊明"五柳先生"的典故,暗示友人高洁的品格。
中间四句是感情的核心部分。"论交成莫逆"说两人是知心好友,"抚事祇堪伤"直白道出回忆往事只剩伤心。"访雪无回棹"用"乘兴访友却再无归舟"的意象,暗喻友人突然离世;"面山空夕阳"则通过空对青山、独看夕阳的画面,表现物是人非的孤寂。
最后两句"乱莺穿绿树,谁复为传觞"最是动人。春日黄莺在绿树间欢快穿梭,而当年一起饮酒谈笑的人却不在了。这里用热闹的春景反衬内心的凄凉,用"谁复"这个反问,把失去知己的痛楚表达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没有直接哭诉哀伤,而是通过风雨、溪水、夕阳、莺啼这些日常景物,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睹物思人的沉痛。特别是最后用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来衬托哀思,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使悲伤之情显得更加深沉绵长。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