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山庵次韵答李大

曾从春里踏残红,剥啄禅关一笛风。
茶味恰添钟梵后,诗情遥在水声中。
百年鹤径老松树,三月莺花古佛宫。
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阳山庵游历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领悟。

诗的开头回忆了春天踏青的情景,残红象征着春天的尾声,诗人带着一丝留恋与感慨。随后,他来到禅寺,听到风中的笛声,仿佛敲开了禅门,心灵也随之平静。茶香与钟声交织,让他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安宁。

接着,诗人将诗情寄托于流水声中,仿佛思绪随水漂远,与自然融为一体。老松树与古佛宫、莺花三月,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一幅古老而宁静的禅寺图景,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一切都显得那么悠远与永恒。

最后,诗人提到古寺中残留的几行苍凉文字,它们像半句偈语,揭示出万缘皆空的禅理。诗人通过这些文字,试图参透人生的真谛,领悟世间万物皆为虚无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将内心的感悟融入景物的描写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思与宁静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