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 十八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现代解析

庾信的这首《拟咏怀诗》写的是人在深夜突然涌起的愁绪,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头很直接:半夜睡不着,突然想到功名利禄(万户侯),心里一阵发愁。屋里琴声回荡,床头堆满书卷,看似闲适的生活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焦虑。这里用"琴声"和"书卷"两个意象,暗示诗人试图用艺术和学问来排解忧愁。

中间部分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很有意思。诗人说虽然做梦变成蝴蝶,但自己终究不是庄子那样能看破红尘的哲人。这个对比很生动,说明普通人很难达到道家那种超脱的境界。

接着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的巧妙比喻,说月亮缺了又圆,秋天来了又去,时间在循环可人生不能重来。这里用自然界的循环反衬人生的不可逆,特别打动人心。

最后写露珠像眼泪般滴落,萤火虫像火星飘散,这两个画面既美丽又带着哀愁。结尾说就算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可忧愁还是挥之不去,非常真实地道出了普通人的矛盾心理。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用半夜的琴声、床头的书、梦里的蝴蝶、天边的月亮、草间的露珠和萤火虫这些看得见的景物,来表现看不见的忧愁。这种写法让读者能通过具体画面感受到诗人的情绪,比直接说"我很愁"要有感染力得多。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