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七侍御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
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淩滩出极浦,旷若天池(一作地)通。
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
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
玄猿啼深茏(楚越谓竹树深者为茏,茏一作靘),白鸟戏葱蒙。
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
草闲长馀绿,花静落幽红。
渚烟见晨钓,山月闻夜舂。
覆溪窈窕波,涵(一作滔)石淘(一作汹)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
白日破昏霭,灵山出其东。
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
回头望云卿,此恨发吾衷。
昔日萧邵游(萧颖士、邵轸),四人才成童。
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邵字纬卿,以冤横贬,卒南中)。
茂挺独先觉,拔身渡京虹。
斯人谢明代,百代坠鹓鸿⑴。
世故坠横流,与君哀路穷(逆胡陷两京,予与赵受辱贼中)。
相顾无死节,蒙恩逐殊封(华贬杭州司功,赵贬泉州晋江尉)。
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华承恩累迁尚书郎,赵拜补阙御史)。
一别凡十年,岂期复相从。
馀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群迁失莺羽,后凋惜长松。
衰旅难重别,悽悽满心胸。
遇胜悲独游,贪奇怅孤逢。
禽尚彼何人,胡为束樊笼。
吾师度门教,投弁蹑遐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写给好友赵七侍御的深情之作,通过描绘壮丽山水和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

1. 山水画卷(开头到"素壁相奔冲")
诗人用电影般的镜头带我们游览江上美景:清晨摇桨出发,江水清澈,山峦重叠。随着小船行进,景色不断变化——险滩急流突然变成开阔水面,高耸的山峰仿佛直插云霄,深潭传说有龙宫,幽谷似乎藏着神仙。猿啼鸟鸣、飞瀑雷鸣、雨后霞光、花草静美,昼夜交替中渔夫垂钓、山民舂米,这些生动的画面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长卷。

2. 往事回忆("白日破昏霭"到"遗此两孱翁")
笔锋转向回忆:先写年轻时与萧颖士、邵轸等四人意气风发的求学时光,大家都怀着报国理想。接着用"昆吾锋"宝剑的典故,暗喻好友邵轸蒙冤被贬的遭遇。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与赵七都曾被迫接受叛军官职,后来虽获赦免但都被贬远方。十年后重逢,两人都已白发苍苍,像两只衰弱的老鸟。

3. 人生感慨(最后部分)
诗人看着眼前美景却无人分享,感叹自己像被关在笼中的鸟兽不得自由。最后表示要追随佛门(度门指佛教),放下官帽追寻心灵解脱,暗示对官场沉浮的厌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写景如画,动静结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用"鱼龙窟""羽人宫"等神话意象增添奇幻色彩
- 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人生无常的深刻主题
- 语言既有"飞湍鸣金石"的壮美,也有"花静落幽红"的细腻
- 结尾的出世之念,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挫折后的典型心态

诗人通过山水之美反衬人生之痛,在壮阔的自然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都显得渺小,这种超脱的视角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