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大宗伯吴兴董公七十

七帙三朝命世臣,长从龙马斗精神。
文章海外鸡林重,宰相山中凤诰新。
步武有园过梓泽,比闾为日望蒲轮。
偏闻胜事开秋社,逸老堂推第一人。

现代解析

这首《寿大宗伯吴兴董公七十》是一首祝寿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赞美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开:

1. 开篇显地位
首联"七帙三朝命世臣"直接点明寿星董公70岁高龄(七帙指七十岁),历经三朝皇帝,是难得的治国能臣。"长从龙马斗精神"用龙马精神比喻他老当益壮,像骏马一样保持昂扬斗志。

2. 文章与功名
颔联用两个典故赞美他的影响力:
- "鸡林重"指新罗国(古称鸡林)商人重金收购白居易诗作的故事,比喻董公文章远播海外
- "山中凤诰"暗用"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典故,说董公虽隐居但皇帝仍送来诏书,显示其声望

3. 生活与期待
颈联描绘他的闲适生活:
- "步武有园"说他漫步自家园林(梓泽是晋代石崇的金谷园别称)
- "比闾望蒲轮"说邻里百姓都期待朝廷用"蒲轮车"(古代迎贤士的专车)请他出山

4. 贺寿高潮
尾联转到祝寿现场:秋日寿宴上(秋社),众人推举董公为"逸老堂第一人",既呼应他年高德劭,又暗含对他隐士风范的推崇。

全诗巧妙融合了祝寿、赞德、述隐等多重主题,用典自然不晦涩(如龙马精神、鸡林传文等至今常用),通过"三朝老臣-文章大家-隐逸高人-寿宴主角"的递进描写,塑造出一位备受尊崇的长者形象。最见功力的是将官方褒奖(凤诰)与民间爱戴(望蒲轮)结合,展现人物立体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