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其一

此道元来即是心,人人抛却去求深。
不知求却翻成外,若是吾心底用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但用了特别接地气的语言。它说的是:真正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心里,根本不用往外找。

第一句"此道元来即是心"开门见山:你苦苦追寻的真理,原本就在自己心里装着。就像口袋里明明有钥匙,却满世界找钥匙一样可笑。

第二句"人人抛却去求深"说人们都犯同一个错误:把自己心里的宝贝扔了,非要去外面找更"高深"的东西。就像捧着金饭碗要饭,总觉得别人家的饭更香。

第三句"不知求却翻成外"指出这样做的后果:越是往外找,离真正的道理反而越远。就像追自己影子的人,跑得越快影子逃得越远。

最后一句"若是吾心底用寻"给出解决方案:要是真明白道理就在心里,哪还用到处找?就像知道手机就在口袋里,就不会慌慌张张翻遍整个房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生活化的比喻,说破了人们常犯的"舍近求远"的毛病。它提醒我们:很多时候答案就在自己身上,静下心来反观内心,比盲目向外寻求更重要。就像现在很多人到处学成功学,却忘了审视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杨简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