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庙

浦口西施庙,萧萧竹映门。
越王山下路,寂寂苧萝村。
红粉沟头水,青苔石上魂。
夜来馀里妇,灯烛伴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西施庙景象,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对历史人物西施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庙宇外观:浦口的西施庙前,竹子随风轻摇,影子映在门上。"萧萧"的竹声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冷。中间四句用三个地点展开:越王山下的路、苎萝村、红粉沟的水,这些与西施有关的地方如今都寂静无人,只有青苔爬满石头,暗示着西施的灵魂或许还停留在这里。这些地名唤起读者对西施故事的联想,而"寂寂""青苔"等词又暗示了繁华消逝后的落寞。

最后两句出现一个生动的画面:夜里,村里的妇女来到庙中,在烛光中度过黄昏。这个日常场景让冷清的庙宇有了人间烟火气,也暗示西施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灯火与黄昏的对比,既温暖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全诗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竹影""青苔""灯火"等意象,将历史的遥远与现实的宁静巧妙融合,让读者在平实的语句中感受到对美人的追忆和时光无情的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