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 其一

质非坚固不禁寒,又被严霜剥蚀乾。
月出皎兮天共老,桑之落矣树同残。
枫桥偶泊吴江冷,石径全遮蜀道难。
不必芭蕉堪作纸,柿林采取肄书丹。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落叶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首联“质非坚固不禁寒,又被严霜剥蚀乾”直接点出落叶的本质——它并不坚固,经不起严寒的摧残,最终在风霜的侵蚀下干枯凋零。这里既是对落叶的写实,也暗喻人生易逝、脆弱无常。

颔联“月出皎兮天共老,桑之落矣树同残”进一步深化主题。月光皎洁,仿佛与天地一同老去;桑叶凋落,树木也随之衰败。诗人将落叶与自然万物的变化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轮回的感慨。

颈联“枫桥偶泊吴江冷,石径全遮蜀道难”转向更广阔的意境。枫桥、吴江、石径、蜀道,这些意象既描绘了秋景的萧瑟,也暗含人生旅途的艰辛。落叶铺满小路,就像人生前路充满坎坷,但即便如此,自然与生命依然在顽强延续。

尾联“不必芭蕉堪作纸,柿林采取肄书丹”是诗人的豁达之笔。古人常用芭蕉叶写字,但诗人却说,不必执着于芭蕉叶,柿林的落叶同样可以用来书写。这里既是对落叶价值的肯定,也象征人生即使短暂,依然可以留下自己的痕迹。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落叶这一微小事物,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自然的无情与包容,最终落脚于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便生命短暂,依然可以活得精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