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寒食韵

龟堞春游径路赊,青青踏去冒烟华。
翠停舴艋客寻寺,红卸羃䍦人上车。
亭落五重沽卓酒,钗行十二步潘花。
乘欢醉尽高阳侣,倒载归来不认家(以上同上书卷一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春日寒食节出游图景,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春游路途的景色。"龟堞"指城墙,"赊"形容路途遥远,但一路草木青翠,踏着青草仿佛能踩碎晨雾("烟华"),画面清新灵动。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仗句展现游春盛况:翠绿的小船停靠岸边,游客去寺庙游玩;红纱遮面的女子登上马车。路边酒亭林立,人们买酒畅饮;女子们头戴花钗,像古代美女潘妃一样优雅漫步。诗人通过"舴艋""羃䍦"等古雅词汇,搭配"寻寺""上车"等通俗动作,既典雅又亲切。

最后两句写尽兴而归的醉态:与好友们("高阳侣"用典指酒友)喝得酩酊大醉,倒卧在车上回家,连家门都认不出来了。这种夸张的描写既幽默又真实,把节日的欢愉推到极致。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春游镜头,从出发时的晨雾蒙蒙,到途中的车船往来,再到酒宴的热闹,最后以醉归收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鲜活的场景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寒食春游的快乐氛围。诗中"红卸羃䍦""钗行十二"等细节,还保留了宋代女子出游时头戴红纱、花钗的独特风俗。

梅挚

成都新繁人,字公仪。仁宗天圣间进士。历通判苏州,有惠政。庆历中擢侍御史,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召待制同议政、复百官转对等。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滑州,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请知杭州,帝赐诗宠行。累迁右谏议大夫,徙江宁府,又徙河中。喜为诗,多警句。有《奏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