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钟馗

曾向明皇梦寐中,手擒魑魅逞英雄。
如何不斩奸邪首,纵使胡儿入后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钟馗捉鬼的故事讽刺了现实中的政治腐败。

前两句讲钟馗的传说:唐明皇梦见钟馗捉鬼,醒来后命人画其像镇邪。这里突出钟馗的英雄形象——他敢抓害人的鬼怪。

后两句突然转折,抛出犀利质问:既然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先斩朝廷里的奸臣?反而让安禄山(胡儿)这样的叛贼混进后宫,祸乱国家?

讽刺内核
1. 借古讽今:表面说钟馗,实则批评当权者——他们像钟馗一样,只会对付小角色(魑魅),却纵容真正的祸根(奸臣叛将)。
2. 双重标准:英雄本该除大恶,但现实中"英雄"却对真正的恶人视而不见,暗示官场包庇。
3. 历史隐喻:用"安史之乱"的典故(胡儿入后宫指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警示腐败会导致亡国。

通俗理解
就像今天有人高调"打小苍蝇",却不敢动背后的大老虎。诗人骂的是:装模作样抓小鬼算什么本事?有胆量就该先清算那些祸国殃民的大奸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