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北宋官员刁约出使辽国时写的打油诗,用幽默的方式记录了在契丹的见闻。全诗就像四张快照,生动展现了契丹人的待客之道:
1. 宴席上的"移离毕"(契丹语:劝酒官)拼命劝酒,让人招架不住
2. 住宿时有"贺跋支"(契丹语:门房)专门看管房门,服务周到却陌生
3. 送别时收到"匹裂"(契丹小木器)当礼物,寒酸得让人哭笑不得
4. 皇帝私下赏赐"貔狸"(契丹特产鼠类)号称美味,实则难以下咽
诗人故意把契丹词汇直接写进诗里,既保留了异域风情,又透露出对这套外交礼仪的调侃。通过"三匹裂"和"十貔狸"的对比,尤其凸显了契丹人表面热情实际吝啬的特点。全诗像一篇幽默的出差日记,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与趣味。
刁约
(?—1082)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