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凉月空庭,漫疑是、一片芦花枫叶。
凄凄何处鹍弦,随风更幽绝。
推复引珠盘历落,顿惊起万山哀鴂。
马上明妃,曲中郑妥,前事堪说。
莫闲话人世沧桑,慰愁里情怀趁芳节。
休笑阮囊羞涩,有飞来蚨荚。
浑不似流莺啭柳,看玉颜染黛凝雪。
湿尽司马青衫,乍逢难别。

现代解析

这首《琵琶仙》以琵琶音乐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变化,描绘了一幅秋夜听曲的动人画面。

上片从环境描写入手,"凉月空庭"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听到琵琶声,起初以为是风吹芦花枫叶的自然声响,随后发现是凄美的琴音。琴声时而如珍珠落盘般清脆,时而又突然转为高亢,惊起了山中的鹈鴂(一种悲鸣的鸟)。这里用"马上明妃"(王昭君出塞典故)和"曲中郑妥"(唐代琵琶名手)的典故,暗示音乐中饱含历史沧桑感。

下片转入抒情。诗人劝人不要谈论人世变迁,而要在美好时节借音乐排遣愁绪。"阮囊羞涩"的典故(晋代阮孚钱袋空空)在这里反用,表示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上却有意外的收获("飞来蚨荚"指意外之财)。最后用"司马青衫"(白居易《琵琶行》中泪湿青衫的典故)作结,强调音乐引发的强烈共鸣,让人在初闻时便产生难舍之情。

全诗巧妙融合视觉(月光、芦花)、听觉(琵琶、鸟鸣)和典故,将音乐带来的瞬间感动延展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最精彩的是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象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那支时而清幽、时而激昂的琵琶曲,体会到"音乐比语言更能触动人心"的艺术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