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言夏集徐次洲山楼看梅分得丝字 其三

诸君诗酒重相期,光景年年入梦思。
山色迎人斜炤里,春风送客落花时。
次公醒去狂尤剧,孺子归来意独悲。
深掩柴门且高卧,不堪举目泪如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聚会赏梅后的离别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人生聚散的无奈。

前两句写朋友们年年相约诗酒聚会,这些美好时光常常出现在梦中。这里用"入梦思"三个字,把对友情的珍重写得特别动人。

中间四句是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夕阳斜照中青山迎接客人,春风里落花为客人送行。一个"迎"一个"送",把自然景物写得很有感情。接着用两个典故写不同的人生状态:次公(汉代名臣)酒醒后更加狂放,而孺子(指隐士)归来时却满怀悲伤。这里暗示着人生选择的差异。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关上柴门独自高卧,不敢抬头看,因为一看就会泪流如丝。这个"泪如丝"的比喻特别形象,把那种无声的、绵绵不绝的悲伤写得入木三分。诗人用"不堪"二字,道出了面对离别时的脆弱。

全诗最妙的是把欢聚的快乐和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通过"迎客"与"送客"、"狂放"与"悲伤"的对比,写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深切感受。最后那个掩门独泣的画面,让所有经历过离别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