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雏莺》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微妙春景,短短四句却充满戏剧张力。
开篇用"一帘疏雨"营造出朦胧湿润的氛围,清明时节的细雨像帘子一样悬挂在天地间。有趣的是,本该欢快的小黄莺却在雨中拼命啼叫,仿佛要把东风(春风)给"骂"走。这里用"啼杀"这个夸张的动词,让小鸟有了人的脾气。
后两句更妙:因为春寒料峭,百花都不敢开放,小黄莺似乎在质问——既然没有花开,那这春色到底要和谁比美呢?诗人用拟人手法,让雏莺成了春日的代言人,替所有被寒冷耽误的花儿发声。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常见的清明雨景写出了新意,通过一只着急的小黄莺,道出了春天"欲来还休"的微妙状态。我们仿佛能看到湿漉漉的枝头上,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正气鼓鼓地抗议着倒春寒,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对温暖的渴望。
耶律铸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