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石田游张公洞诗画
南楼午梦袪复生,长风掣卷双眼明。
姑苏沈翁得名旧,不独画好诗更精。
敷金山头片明出,张公洞口春云横。
跻攀始信老益壮,貌写不遣神遗情。
立当空谷虎豹栗,吟入窈幽夔魍惊。
不知元气已渗泄,宛见石笋俱峥嵘。
层峦绝巘触遐思,百岁几日能閒行。
纵无健步斗石角,愿借地圭湔尘缨。
江湖亦与廓庙等,富贵何止蝉翼轻。
青山白发自夙约,今我秋霜已数茎。
姑苏沈翁得名旧,不独画好诗更精。
敷金山头片明出,张公洞口春云横。
跻攀始信老益壮,貌写不遣神遗情。
立当空谷虎豹栗,吟入窈幽夔魍惊。
不知元气已渗泄,宛见石笋俱峥嵘。
层峦绝巘触遐思,百岁几日能閒行。
纵无健步斗石角,愿借地圭湔尘缨。
江湖亦与廓庙等,富贵何止蝉翼轻。
青山白发自夙约,今我秋霜已数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画家沈周(号石田)游览张公洞时的诗画创作,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
1. 开篇的梦境与清醒
诗人午睡醒来,长风卷起窗帘,眼前一片明亮。这里用“袪复生”形容梦醒后的清爽,暗示灵感涌现,为后文沈周的诗画创作铺垫。
2. 沈周的艺术成就
沈周是苏州著名的画家,但诗人强调他“不独画好诗更精”,说明他的诗画双绝。后文通过“敷金山头”“张公洞口”等画面,展现他笔下的山水既有明丽色彩(“片明出”),又有朦胧意境(“春云横”)。
3. 老当益壮的攀登
沈周虽年迈,但攀登高山时依然充满活力(“老益壮”)。他的画作不仅形似,更能传递神韵(“貌写不遣神遗情”),比如画中空谷的虎豹让人战栗,幽深的洞穴仿佛有鬼怪出没,生动逼真。
4. 自然奇观的震撼
诗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笋林立,层峦叠嶂,让人遐想无限。但人生短暂(“百岁几日能閒行”),即使没有强健的体魄去探险,也希望能借山水洗涤尘世的疲惫(“湔尘缨”)。
5. 超脱世俗的感悟
最后诗人升华主题:江湖(隐居生活)和庙堂(仕途)本质相同,富贵如蝉翼般轻薄。他与青山早有约定(“夙约”),如今白发渐生,更显归隐自然的向往。
全诗精髓:
通过沈周的诗画,诗人赞美了自然的力量与艺术的感染力,同时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名利的淡泊。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情感真挚,容易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