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夜饮
忆昔相逢在黄檗,座中有尔谈天舌。
即今头白两成翁,四顾无人冷似铁。
携手大笑菊花丛,纵观书画江海空。
镫光晃夜如白昼,酒气直透兜率宫。
主人本是再来人,每于醉里见天真。
客亦三千堂上客,英风竦飒多精神。
拈秃笔,向君笑,忽起舞,发大叫。
大叫一声天宇宽,团团明月空中小。
即今头白两成翁,四顾无人冷似铁。
携手大笑菊花丛,纵观书画江海空。
镫光晃夜如白昼,酒气直透兜率宫。
主人本是再来人,每于醉里见天真。
客亦三千堂上客,英风竦飒多精神。
拈秃笔,向君笑,忽起舞,发大叫。
大叫一声天宇宽,团团明月空中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老友重逢、纵情饮酒的豪迈场景,充满了江湖义气和人生感慨。
开头四句写回忆:诗人想起年轻时在黄檗山与友人初遇,那时对方口若悬河、意气风发。如今大家都白了头,环顾四周,当年的热闹场面已冷清如铁。这里用"冷似铁"的比喻,生动表现了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中间八句写当下欢聚:老友们携手在菊花丛中大笑,一起欣赏书画,仿佛天地间只剩他们的豪情。夜晚的灯光亮如白昼,酒气冲天,夸张地说都飘到神仙住的兜率宫去了。主人(可能指召集聚会的人)是个率真洒脱的人,喝醉后更显本性;宾客们也个个神采飞扬,保持着年轻时的英气。
最后六句最精彩:诗人拿着写秃的毛笔对朋友大笑,突然跳起舞来,发出痛快的大叫。这一叫仿佛把天空都叫开阔了,只见一轮明月高悬。这里"秃笔"暗示他们已挥毫泼墨、尽情尽兴,"起舞大叫"的狂放举动,把老友重逢的痛快淋漓表现得极具画面感。结尾的明月既点明夜饮场景,又象征他们皎洁如月的友情。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谈天舌""酒气透宫"等夸张说法渲染气氛;二是通过"头白成翁"与"英风竦飒"的对比,展现不服老的豪情;三是最后突然的"起舞大叫",把文人聚会写出了武侠片般的快意恩仇。看似写喝酒,实则写历经沧桑后依然炽热的友情与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