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峰寺元钟
苍云乱卷群山走,秋风声咽蒲牢吼。
鞺鞳噌吰五百年,一钟野刹悬双纽。
拭眼细读腰际铭,钗股缪篆半昏黝。
上镌大德九年铸,五字差堪辨跟肘。
我闻奇渥铁木儿,继统忽烈御九有。
牛角河山风逐鹿,驹隙沧桑云幻狗。
何如寸莛钟荒隅,山鬼夜拜头陀守。
佛龛一镫青荧荧,欲去不去摩挲久。
钟旁老衲坐微笑,云此何足夸不朽。
开山旧有唐年钟,阳款阴识昧谁甘。
锈深蒲鸽日留斑,声喑苍鲸秋闭口。
古怀触我思茫然,寒箨萧萧下林薮。
鞺鞳噌吰五百年,一钟野刹悬双纽。
拭眼细读腰际铭,钗股缪篆半昏黝。
上镌大德九年铸,五字差堪辨跟肘。
我闻奇渥铁木儿,继统忽烈御九有。
牛角河山风逐鹿,驹隙沧桑云幻狗。
何如寸莛钟荒隅,山鬼夜拜头陀守。
佛龛一镫青荧荧,欲去不去摩挲久。
钟旁老衲坐微笑,云此何足夸不朽。
开山旧有唐年钟,阳款阴识昧谁甘。
锈深蒲鸽日留斑,声喑苍鲸秋闭口。
古怀触我思茫然,寒箨萧萧下林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寺中的铜钟,通过钟的沧桑感带出历史的厚重。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钟的现貌(前八句):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钟声——像秋风呜咽、神兽咆哮。这座悬挂在野寺中五百年的铜钟,表面铭文已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大德九年铸"(元代年号)。这里通过"钗股缪篆"(像发钗般细瘦的篆字)、"半昏黝"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侵蚀。
2. 历史联想(中间八句):
由元代年号联想到元武宗奇渥温(铁木儿)统治时期的动荡历史,用"风逐鹿"比喻权力争夺,"云幻狗"暗指世事无常。但无论王朝如何更迭,这口钟始终在荒山角落静静悬挂,像被山神供奉的宝物。诗人深夜在佛灯下抚摸古钟,迟迟不愿离去。
3. 更深的历史(最后六句):
老和尚告诉诗人,寺里还有更古老的唐代铜钟,但已经锈迹斑斑、无法发声。这个细节突然将历史纵深拉得更长,让诗人感到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结尾"寒箨萧萧"(竹叶飘落声)的描写,用萧瑟的秋景烘托出怅惘的情绪。
全诗妙在:
- 用一口铜钟串起元、唐两代历史
- "钟声"到"无声"的对比暗喻文明兴衰
- 把抽象的历史感转化为可触摸的铜锈、可听见的落叶声
- 结尾留白,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面对历史时的无言震撼
就像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一件文物时,突然透过它感受到千百年前的气息一样,这首诗正是传达了这种"触摸历史"的瞬间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