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
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
星有好风有好雨,嗟尔明月可柰何。
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
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
君不闻稚子子兰方得意,三闾大夫沉汨罗。
怀王入秦竟作幽忧死,不睹郑袖双青蛾。
读书千载有馀愤,恨无匣中龙泉与太阿。
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
星有好风有好雨,嗟尔明月可柰何。
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
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
君不闻稚子子兰方得意,三闾大夫沉汨罗。
怀王入秦竟作幽忧死,不睹郑袖双青蛾。
读书千载有馀愤,恨无匣中龙泉与太阿。
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投江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小人得志、忠臣被害的愤慨,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无奈和哀伤。
开头用月亮和星星的变化比喻世事变幻无常——月亮靠近箕星就刮风扬沙,靠近毕星就下大雨,就像人生祸福难料。诗人感叹:就算明月高悬,也改变不了人间的黑暗。
接着提到屈原(灵均),用他的故事抒发愤懑。庭院里杂草丛生(象征小人当道),就算有美酒(椒浆桂酒)也无人共饮。这里特别讽刺了陷害屈原的子兰(楚怀王幼子)小人得志,而像屈原这样的忠臣却只能投江(沉汨罗)。
后半段直指历史悲剧:楚怀王听信谗言入秦被扣,至死都没看透宠妃郑袖的真面目。诗人读史书时越想越气,恨不得拔出宝剑(龙泉、太阿)斩奸除恶,可惜现实就像巫山神女的传说(阳台典故)一样虚幻,江水东流,一切忠奸善恶终将被时间冲淡。
全诗用自然现象喻人世,借古讽今,在悲愤中透出无力感。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明知道历史悲剧会重演,却无力改变的苍凉。就像看着江水奔流,既带走了屈原的冤屈,也冲淡了后人的愤怒,但正义始终未能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