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用子坚韵

东风微雨过园亭,国色朝酣近玉瓶。
衔去只须防白鹿,开时还似缀红翎。
春融几处繁华地,香逐谁家缥缈軿。
闻道洛阳花更好,满城如锦照青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生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花园里的美景。

首句“东风微雨过园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微风细雨过后,花亭中万物复苏的景象。这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为接下来的牡丹绽放营造了美丽的背景。

接着,“国色朝酣近玉瓶”,这里用了“国色”来形容牡丹,意指其美丽无双,可比肩国家的瑰宝。早晨的牡丹仿佛喝足了露水,显得更为鲜艳动人,宛如玉瓶中盛放的佳酿,让人一眼难忘。

颔联“衔去只须防白鹿,开时还似缀红翎”,用白鹿来比喻小动物可能对牡丹花的贪食,提醒人们赏花时要注意保护这些美丽的花儿。同时,也用红翎来比喻牡丹花的花瓣,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开时的瑰丽景象,就像点缀了红色的羽毛。

颈联“春融几处繁华地,香逐谁家缥缈軿”,语意双关,既描绘了春天融融春意中的繁华景象,也暗示了这些美丽的景色似乎随着飘渺的小车(軿,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车)而轻盈飘过。这里的“香逐”不仅指牡丹的香气随风飘散,也暗示了这种花香如同诗意般追随游人的脚步。

尾联“闻道洛阳花更好,满城如锦照青冥”,则是对牡丹之美的进一步赞叹。洛阳是著名的牡丹栽培地,诗中说洛阳的牡丹花更好,满城的牡丹如同彩色的锦缎一样璀璨夺目,照耀着天空。这里以洛阳的牡丹来烘托出诗人对牡丹之美的惊叹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