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甫行部越中
使者輶轩亦快哉,高名金虎署中推。
十年未叹为郎拙,三尺仍劳圣主裁。
此去悬蒲应自慰,人间刻木渐堪哀。
江潮揭地千门转,海色摧天万舰来。
飞檄昼销兵气尽,按章春傍使星回。
莫将风雨疑吾道,且仗河山纵汝才。
槜李诗成吴子郡,折梅人在越王台。
蓟门何限如渑酒,愁对繁花不敢开。
十年未叹为郎拙,三尺仍劳圣主裁。
此去悬蒲应自慰,人间刻木渐堪哀。
江潮揭地千门转,海色摧天万舰来。
飞檄昼销兵气尽,按章春傍使星回。
莫将风雨疑吾道,且仗河山纵汝才。
槜李诗成吴子郡,折梅人在越王台。
蓟门何限如渑酒,愁对繁花不敢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德甫的官员奉命出使越中的场景,既展现了使命的豪迈,又暗含对官场现实的感慨。
开篇用"使者輶轩亦快哉"(使者轻车出行多么畅快)定下基调,表现德甫受命出行的意气风发。"高名金虎署中推"说明他在朝廷中声望很高。接着"十年未叹为郎拙"暗示他长期担任郎官却未得重用,但"三尺仍劳圣主裁"又表明他依然忠于职守。
中间部分用壮阔的自然景象衬托使命重大:"江潮揭地""海色摧天"的磅礴气势,暗喻德甫此行的责任重大。"飞檄昼销兵气尽"展现他处理政务的雷厉风行,平息战乱的功绩。
"莫将风雨疑吾道"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不要因困难动摇信念,要凭借山河之势施展才华。最后用"槜李""折梅"等江南意象,既点明越中地域特色,又以"蓟门何限如渑酒"的对比,透露出对京城官场束缚的无奈。
全诗在雄浑豪放中藏着细腻情感,既赞美友人才能,又暗含对官场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壮丽景色与使命担当的对照,塑造了一位胸怀壮志又坚守初心的官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