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南康何郡丞招游庐山白鹿洞

丹梯万仞上虚无,几度经行入望孤。祇为风波淹画舫,翻便杖屦到蓬壶。

云边欲采三珠树,涧底时逢九节蒲。不是使君心似水,可能踪迹混江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南康(今江西南昌一带)遇到风浪,无法继续乘船前行,转而徒步游览庐山白鹿洞的经历。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句“丹梯万仞上虚无”,用“丹梯”比喻通往高处的山路,形容庐山的高耸入云,仿佛通向虚无缥缈的天际。诗人曾多次经过这里,但每次只能远远眺望,心中难免感到孤独和遗憾。

第二句“祇为风波淹画舫,翻便杖屦到蓬壶”,诗人原本乘着华丽的船只前行,却因风浪受阻,不得不放弃水路,转而徒步登山。这里的“蓬壶”象征仙境,暗示诗人虽然遭遇挫折,但徒步登山却让他有机会接近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云边欲采三珠树,涧底时逢九节蒲”,描绘了诗人在登山途中所见的奇景。他想象自己能采摘到云边的仙树,又在山涧中遇到珍贵的九节蒲草。这些意象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自然界的奇异与丰富。

最后两句“不是使君心似水,可能踪迹混江湖”,诗人感慨道,如果不是自己心如止水、淡泊名利,恐怕早已被世俗的纷扰所淹没。这里的“使君”指诗人自己,“心似水”比喻心境平静,“混江湖”则指陷入世俗的纷争。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生境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