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
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
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
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
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
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
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
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
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注释
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陶渊明对官场失望后选择归隐的心路历程,用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态度。
前四句说的是张长公(西汉张挚)的故事:他本来做官很有气节,但突然遭遇政治挫折,从此闭门不出,彻底告别官场。陶渊明用这个例子说明"要么不做,要做就彻底"的决绝态度。
中间四句提到杨仲理(东汉杨伦)归隐的故事,说真正的超脱从这时候开始。陶渊明反问:既然决定归隐,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这是在批评那些想归隐又放不下名利的人。
最后四句是陶渊明直接表态:世俗的规则都是骗人的,我要彻底摆脱这些闲言碎语,走自己选择的路。这里的"悠悠谈"指世俗的闲言碎语,"余所之"就是"我要走的路"。
全诗核心就三点:
1. 看透官场虚伪,选择彻底离开
2. 要做就做彻底,别犹豫不决
3. 不理世俗眼光,坚持自己活法
这其实是陶渊明在给自己打气,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证明归隐的正确性,同时坚定自己的选择。诗中那种"老子不跟你们玩了"的决绝态度特别生动,能感受到他脱离官场后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