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花图

亭亭石上竹,袅袅竹下兰。
岁晚各自媚,不知霜露寒。
欲持赠君子,路永江海宽。
空山日摇落,伫立起长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又带点忧伤的画面,像一张水墨画慢慢展开:

前四句是画中景
石头上立着挺拔的竹子,竹影下兰花轻轻摇曳。到了年末天冷时,它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姿,似乎感觉不到寒霜露水的侵袭。这里用竹子兰花的"不怕冷",暗喻君子坚守品格的精神。

后四句是心中情
诗人想把这高洁的兰花竹子比作礼物,送给志同道合的人,可是路途太远、江湖太宽(暗指现实阻碍)。看着空山里草木凋零,只能久久站着叹气。这里的"路远"不仅是地理距离,更可能是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

诗的精妙处
1. 借物喻人:看似写植物,实际在说人的品格和人际关系
2. 对比手法:前段花草的顽强 vs 后段人的无力感
3. 留白艺术:最后那个"长叹"里包含的遗憾,让读者自己体会

就像我们现代人拍下一张好看的照片想分享给远方朋友,却发现网络不好发送失败——那种美好事物无法传递的失落感,古今是相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