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先公遗诗后

先公当日将西兵,文武衣冠此饯行。
天上节旄临大寺,风前金鼓动高城。
鲤庭已愧闻诗业,鸟道犹传奏凯声。
二十年来弹指过,壁间挥泪续题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儿子在父亲生前题诗的墙壁前,追忆父亲出征场景时写下的感怀之作。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前四句像电影闪回:当年父亲率军西征时,文武百官在这座寺庙为他饯行。军旗猎猎仿佛直插云霄,金鼓齐鸣震动着整座城池。诗人用"天上节旄""风前金鼓"的夸张笔法,重现了父亲出征时的雄壮场面。

后四句回到现实:诗人惭愧自己没能继承父亲的文韬武略("鲤庭闻诗"用孔子教子的典故),只听说父亲在险峻战场("鸟道")凯旋的传说。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如今他含泪在父亲当年题诗的墙壁旁,续写下自己的名字。最后这个"挥泪续题名"的细节特别动人,就像现代人在亲人旧照旁添加自己的留言,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满是不舍与追思。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父辈荣光与子辈愧疚"的复杂情感。父亲越是英武不凡(西征统帅、凯旋而归),儿子越感到自身平凡的压力。这种代际之间的仰视与自责,加上二十年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让诗歌既有家国情怀,又充满人性温度。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