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女子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无奈。首句“贱妾思不堪”直白地展现了女子思念丈夫的痛苦,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她在渭城南采桑,表面上是劳作,实际上却是在借劳动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接着,诗中用“带减连枝绣,发乱凤凰篸”来描绘她的外表变化,衣带渐宽、发髻凌乱,暗示了她因思念而日渐消瘦、无心打扮的憔悴状态。
“花舞依长簿,蛾飞爱绿潭”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孤独与无奈。花朵在风中摇曳,飞蛾在潭水上盘旋,这些景象与她的心境相呼应,仿佛连自然界都在为她的遭遇叹息。
最后两句“无由报君信,流涕向春蚕”点明了她的困境:她无法将思念传达给远方的丈夫,只能对着春蚕默默流泪。春蚕吐丝,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等待,而她的泪水则是对这份无奈情感的真切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位女子在思念中的痛苦与无助,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感同身受。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