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渡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淮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渡河的场景:阳光照耀着淮河岸边,月光洒在东方天际。诗人从清口出发,唱着船歌,长长的缆绳系在前方的河岸。这里用"新阳"和"昊魄"(太阳和月亮)的交替,暗示时间的流转,也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中间四句转入抒情:打开酒樽时仿佛能触碰天上的彩虹,挥笔写作时似乎能摇动北斗星。诗人将淮河比作"神仙洲",自谦是个"寒士",却能沾到这片土地的美好气息。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落虹蜺""摇斗星")表现诗人的豪情,也暗含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最后四句转向现实:诗人自谦文采不足,在官场中看到许多规矩礼法。白天戴着官帽在城中赏花,傍晚又去采集江边的浮萍。这里"台寺多典刑"暗示官场束缚,"朝簪""夕采"的对比则透露出诗人既身处仕途,又向往自由的心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矛盾感:既有"摇斗星"的豪迈,又有"寒士"的谦卑;既享受"神仙洲"的美景,又受困于"台寺"的规矩。诗人用淮河上的见闻,巧妙表达了自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