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其七 春草

相忆。
顿轻掷。
春草佳名惭赠璧。
长洲茂苑吴王国。
自有芊绵碧色。
根生土长铜驼陌。
纵欲随君争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春草为引子,讲了一个关于思念与无奈的爱情故事。

开头"相忆"二字直接点明主题——这是一段互相思念的感情。但紧接着"顿轻掷"又透露出这份感情被轻易抛弃的遗憾。这里用"春草"自比,说自己的感情像春草一样卑微,连"赠璧"(古代定情信物)这样的美名都配不上,充满了自嘲和苦涩。

中间部分描绘了春草生长的环境:长洲茂苑是吴国的繁华之地,暗指这段感情发生在一个美好的背景下。春草"自有芊绵碧色"是说它虽然平凡,但也有自己的青翠可爱,暗示主人公虽然身份普通,但对爱情是真诚的。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春草的根扎在"铜驼陌"(指京城街道),想跟着心上人走也做不到。这里用春草无法移动的特性,比喻现实中无法跨越的身份差距或地理阻隔,即使再思念对方,也只能原地守望的无奈。

全词妙在借随处可见的春草,写出了爱情中卑微又执着的一方。没有痛哭流涕的夸张,只是淡淡地说"我想跟你走,可是我的根在这里",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遗憾显得更深。就像现代人说的"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道尽了无数无疾而终的感情。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