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空灵的中秋夜景,传递出诗人超脱世俗的禅意心境。
前四句用比喻手法写月光:天空像被美玉洗过般清澈,整个世界仿佛装进了晶莹的冰壶。"明月几时有"化用苏轼名句,强调月光无处不在的穿透力。这四句通过玉、冰、光等意象,营造出澄澈透明的月光世界。
后四句转入人生感悟:人心若像秋天般纯净,就能感知天地自然的真谛。"庭梧"暗示庭院梧桐,代表与自然的亲近。最后两句点出地点——黄华寺,以"山空夜鹤孤"作结,孤鹤形象既写实景,又象征诗人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全诗妙在将月光、秋意、禅寺融为一体,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冰壶""秋物""孤鹤"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追求心灵明净、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语言干净利落,意境清冷幽远,是首富有禅意的中秋咏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