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 其一

天垂云影雨霏微,停橹来登采石矶。
半岭松花当屐落,一行水鸟下滩飞。
远山螺髻横秋色,隔岸铃旗立夕晖。
十里白蘋红蓼里,谪仙汨没不曾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在采石矶(长江边著名景点)的山水画卷,充满宁静又略带惆怅的美感。

开篇用"天垂云影""细雨朦胧"营造出阴雨天特有的水墨画氛围。诗人停下船桨登岸,暗示这是一次随性而至的游览。走在山路上,松花簌簌落在木屐上,滩涂的水鸟突然成群飞起——这两个动态细节让静谧的山水顿时鲜活起来。

中段镜头拉远:秋色中的远山像女子盘起的发髻,对岸寺庙的旗幡在夕阳中伫立。这里用"螺髻"比喻山形,用"铃旗"代指寺庙,既形象又带着禅意。最后落到江畔的白色蘋花和红色蓼草,在十里水岸摇曳生姿。

结尾笔锋一转,由景及人:想起曾在此醉酒泛舟的诗仙李白(谪仙),如今已随江水逝去不再归来。这个收尾给整幅山水画注入了一丝历史沧桑感,让眼前美景多了份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细雨松花到远山夕阳,最后定格在红白相间的江岸——而李白的故事,则为这幅风景片添加了动人的画外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