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晋祠附近秋日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开篇"悬瓮山前路"点明地点,就像现在说"在悬瓮山前的路上","清秋见早鸿"用南飞的大雁点出初秋时节。这两句像电影开场镜头,先给观众一个地理和季节的定位。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全是视觉化的描写:
- "一沟瓜蔓水":田沟里漂着瓜藤,水流缓缓,像现在说"水沟里漂着几根瓜藤"
- "十里稻花风":稻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十里,让人仿佛闻到田野的清香
- "杨柳差池绿":杨柳深浅不一的绿色倒映在水中,像打翻的调色盘
- "汀蓝远近红":水边植物远近交错着蓝色和红色,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感慨:"三年两来往"说自己三年里两次经过这里,"生计太匆匆"感叹为生活奔波,来不及好好欣赏美景。就像现代人出差路过风景区,想驻足游玩却不得不赶路的遗憾。
全诗妙在把寻常景物写得鲜活灵动,田间瓜藤、稻香、杨柳、水草都充满生命力,而结尾的感慨又让美景多了份人生况味,容易引起为生活奔波者的共鸣。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田园风景,配上"又路过这里,可惜总是匆匆"的文案,既清新又接地气。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