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长洲韩公挽词四首 其一

昭代文章伯,精灵造化钟。
同朝瞻进退,上殿画仪容。
独具回天力,群归秉礼宗。
逍遥歌曳杖,泰岱忽摧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韩公的大臣。全诗用典雅的语言赞美了韩公的才华、品德和功绩。

首联说韩公是当代文坛领袖("文章伯"),他的才华是天地灵气所钟("精灵造化钟")。这里用"伯"字突出他的地位崇高,用"钟"字强调他的天赋异禀。

颔联写韩公在朝廷的表现:同僚们都敬重他进退有度("瞻进退"),皇帝也欣赏他的仪态风度("画仪容")。这两句展现了他作为重臣的威严形象。

颈联赞美他的政治才能:他有改变皇帝心意的能力("回天力"),大家都以他为礼仪典范("秉礼宗")。"回天"一词特别强调他影响力之大。

尾联用比喻写他的去世:本该像拄着拐杖的仙人般逍遥自在("歌曳杖"),却突然像泰山崩塌("泰岱摧峰")。这个对比既写出生前的超然,又写出逝世的突然,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通过层层递进,从文才、为官、政绩到逝世,完整勾勒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形象。最后用泰山崩塌的比喻,既显哀痛之情,又暗含对他重要地位的肯定。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