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大司马东明石公)的。全诗用豪迈的笔调展现了将军的文武双全和赫赫战功。
前两句说将军的文采和功勋:他历经三朝(可能指三代皇帝),写的文章气势宏大如屋梁("大如椽"的比喻),他的功绩像美玉一样镶嵌在国家柱石上。这里用建筑和美玉作比,突出将军的重要地位。
中间四句写将军的军事才能:他的决策关系到国家安危("七尺安危"指人身安全,代指国家存亡),他的行动能影响星辰运行(夸张手法表现影响力)。接着用两个著名战役的典故(钜鹿之战和卢龙塞破敌)具体描写将军的战场英姿,就像古代名将登坛点兵、出塞杀敌的雄姿。
最后两句用幽默的对比:虽然将军头发渐白(班生指汉代班超,这里代指将军),但依然雄心不减,还想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用汉代窦宪燕然勒功的典故)。这里既表现将军的老当益壮,又暗含对他功业未竟的期待。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从文采到武功,从朝堂到战场),用一系列大气磅礴的比喻和典故,塑造了一位文武兼备、老而弥坚的英雄形象。最妙的是结尾的"堪笑",在庄重的颂扬中突然加入轻松笔调,让英雄形象更显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