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南山多夕阴,夜雨复达旦。
潇潇晚⑴未已,零落云物乱。
阴沉昼生寒,闭户守馀炭。
官庭草木合,山吏午已散。
悠悠对朝景,念此春已半。
昨日樱桃花,纷纷落如霰。
天时不可驻,今古一嗟叹。
唯应痛行乐,此计乃最善。
簪绅束我体,局促困游宦。
何当有茅屋,放意行所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连绵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开篇用"南山多夕阴"点出阴雨天气,夜雨一直下到天亮。"潇潇"的雨声不停,云朵散乱,白天气温降低,诗人只能关着门烤火取暖——这些细节生动再现了潮湿阴冷的春日雨天。衙门庭院草木杂乱,午间小吏都已散去,暗示官场生活的冷清。

诗人看着晨光,突然意识到春天已过半。昨天还盛开的樱桃花,今天已像雪粒般纷纷凋落。这个发现让他感叹时光飞逝,古今同悲。于是他得出一个朴素的结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上策。

最后四句道出全诗主旨:官服束缚身体,仕途困住自由。诗人向往能有一座茅屋,让他随心所欲地生活。这种对简朴自由的向往,与前面阴郁的雨天描写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雨天官舍的冷清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又用凋落的樱花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最后用"茅屋"这个意象,表达了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只是如实记录所见所感,却让读者感受到春雨中的淡淡忧伤和对自由的深切渴望。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0